卡路里迷思
卡路里理論的基本假設為:人體能量的運作是一連串可被計量的生化反應。這類生化反應可以物質的燃燒作用比擬,兩者皆牽涉消耗氧氣原料與釋放二氧化碳。
1777年,後代稱譽為現代化學之父的安東拉瓦節,提出呼吸生理學說,學說主張呼吸作用就是燃燒反應。兩種過程都需要氧氣燃燒原料,同時釋放熱能與產生廢物。
現代人計量食物營養的單位是「卡路里」,在營養科學家們的眼中,他們認定這是個無庸置疑的「鐵律」。
「人類生命現象與內燃機的運作相仿」,是現代化學之父安東拉瓦節在1777年提出的主張。
他進一步主張,這個模型同時適用於生物與非生物 (如機械)。兩者都是一連串可受觀察與量化的生化反應。於是,人類可被簡化歸類如非生物、機械性的存在,並成為17世紀啟蒙時代的主流價值觀。
這種簡化過的思想,暫時把人類從中世紀的宗教觀中解放出來。人類不再仰賴超自然力量,個體可以獨立存在 (18世紀唯物論)。這樣的世界觀持續到了19世紀末,另一組科學家的實驗將卡路里理論推向新的高度。
這張圖是佛里茨肯恩醫師(Fritz Kahn)所繪(1929),用來強調「人類與機械的運作原理相同」。這是唯物主義中,最誤導人的觀念之一。遺憾的是,它仍舊在今日的科學界占有主導地位。
『把身體想像成一部機器』,這種簡約的唯物觀改變了當時的人類。我們的存與上帝、大地之母、超智能力量無關,一切只存乎各人本體。(Riggins,1996)
無論實際情形如何,這個思潮就這樣延續到十九世紀末,尤其在兩個科學家宣稱他們找到卡路里理論的實驗證據後,更加屹立不搖。
1896年,美國化學家艾華特(Wilbur Atwater)發明了卡路里測量設備。協同班尼迪克( Francis Benedict) ,進行一系列人類、動物呼吸作用與新陳代謝的實驗。
他們使用一台卡路里儀直接測量人體運作產生的熱總量,與間接方式 (計算人體運作產生多少二氧化碳,回推燃燒公式與能量關係 C+O2->CO2 + 393.5 kJ/mol) ,並計量攝入食物與排遺排洩。所有的數據整理後他們發現,人體平均消耗的熱量與產生的二氧化碳之間有足夠的關聯性。(Riggins,1996)
這一下,唯物主義者樂了 :這是他們最想聽到的實驗證明。證明人體是一台燃機,以燃燒產生動作能量。
隨著實驗方法的進展,「人體運作原理與機械相仿」的概念已逐步被推翻。
過時的「證據」:1896年,艾華特與班尼迪克設計了一系列實驗,證實人體燃燒的熱量與產生的二氧化碳相等,卡路里理論於焉誕生。
數年後,哈里斯班尼迪克進一步發展出計算卡路里的公式,(又稱“哈里斯班尼迪克方程式”)用以預測『人體機器』在待機 (維持最低生存所需)的時候需要多少熱量。這就是著名的基礎代謝率公式 (BMR)。
可惜的是,BMR公式只適用於健康成人,對那些體重過輕、過重,甚或生病的個體,就無用武之地了。
對於人體真正的需求,這個公式要不是高估,就是低估。
簡言之,卡路里理論公式根本反映不了實際情況,引述威廉博士的話 (發表於卡路里神話論文):
我們得到以下結論:將人體視為機器,並期待它根據熱力學原理運作。在今日看來,已是不切實際的論調。
即便於可精確計算氧氣消耗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先進實驗室裡,我們也無法預測人體能夠製造多少熱量。這逼得我們不得不質疑:這套「呼吸只是燃燒作用」的假設並非全部的真相。
艾華特、班尼迪克與哈里斯,共同研究後發表了基礎代謝率公式,用來告訴大眾須提供多少燃料讓”人體”這台機器順利運轉。 這就是著名的BMR公式。
錯誤百出的卡路里理論;BMR公式要不高估,要不低估,似乎難有用武地。「人類需要多少能量,仍是未知。矛盾的是,我們越是研究,就越能確定這一點。」--科學期刊NATURE
1973年,美國科學研究權威期刊,自然 (Nature),發表了一篇由四名營養學家與生理學家共同研究的報告,探討了卡路里理論的缺陷。標題是:人類到底需要多少食物? 他們寫道:
我們相信,人體所需的能量與自身的平衡機制,仍是個未解之謎。矛盾的是,我們做的研究越多,就更加相信這一點。我們的實驗對象一組有二十多個人,在相同的能量消耗條件下,每人需要的食物攝取量完全不一樣。
這個研究,實驗對象包含來自不同國家的人。也許,人體自身的演化機制,能讓個體在不恰當的、低於標準值的食物攝取量下,仍保有正常的新陳代謝...這些觀察,再度證明了我們對人體能量平衡機制的無知。
(Durin, et al. 1973)
眾多嚴謹的研究指出,有些人能在低於標準值的能量攝取條件下,仍舊活的健康充滿活力。這是由四位生理學家共同發表的多年研究結論。刊載於NATURE期刊上。
幾年後,一個來自美國俄亥俄州的營養學團隊找到了更有力的證據。他們不但證實了艾華特與班尼迪克的實驗有誤,也發現了主流學界一直不想承認的革命性發現:供人體正常運作的能量,有一比例源自不可知的來源。
若我們能接受這個觀點,那些備受懷疑的食氣者頓時就顯得合理許多。
註:此文所有的斜體字,皆取自哥倫比亞大學威廉里京斯教授(Dr.William Riggins)於1994年發表的博士論文”卡路里迷思”。
辛納達芭拉諾娃,一位宣稱自己十幾年未曾進食的俄國女性。
她的身材明顯過胖,若以卡路里理論的標準來看是完全講不通,只能當成一樁無解的例外。